2025 年上半年收尾之际,礼来集团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德赫兰在印第安纳波利斯总部会议间隙,收到了中国团队发来的好消息:替尔泊肽第三项适应症在中国获批,成为首个且目前唯一用于治疗成人肥胖患者的中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处方药。从此,"打呼噜"可能不再是影响个人与家庭睡眠困扰的顽疾。
替尔泊肽在国内外社交平台被热议。据业界预测,到 2030 年替尔泊肽的全球销售额预计将达近 620 亿美元,有潜力成为新一代"药王"。
新症获批,无疑加速了替尔泊肽加冕"药王"的速度。德赫兰细数道:"中国是替尔泊肽 OSA 适应症的首批获批国家之一,更在今年的前 6 个月内实现了 2 型糖尿病、长期体重管理、OSA3 项适应症的上市。我们的目标也是做业界新药的‘ Best Launch(成功上市)’。"
2024 年年初,德赫兰履新礼来中国总裁兼总经理,一年多内便推动北京医学创新中心的落成与礼来首个海外创新孵化器(Lilly Gateway Laboratory)——礼来中国创新孵化器、苏州工厂扩产、多项新药的获批与上市,并拓展了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实现了礼来在华从研发、生产到商业化的全价值链的升级。2025 年第二季度,尽管各行业整体承压、增速放缓,礼来的全球总营收同比增长 38%。其中,中国市场同比增长 19%,创下 3 年来的最高增速。
"外界一度把礼来视为‘养老外企’,但现在‘中国速度’是我们的关键词。" 7 月,德赫兰接受了《时尚健康》的采访。谈及在中国的高度繁忙,她的语气里更多是兴奋。
礼来集团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德赫兰
来到礼来中国的第一个月,德赫兰向全体成员提出了一个目标:加速触达、扩大规模,她也开启了几乎全年无休的"闯关模式"。
"我们的目标是将产品从上市到业务达峰的时间从 8 年缩短至 4 年——这对于一家药企而言,是黄金 4 年。" 德赫兰表示, "这需要在前端提高临床研究效率和加速注册流程,在供应链端快速部署创新技术以提高效率与韧性,并以患者为中心持续创新优化商业模式,最终让药物加速抵达患者手中。"
位于北京的礼来医学创新中心 促进临床研究和加速药物研发进程
"不是每位患者都会等、都能等。" 德赫兰神情严肃,语气坚定。"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位员工都要有目标感和紧迫感。"
与当下舆论环境频繁提到的"松弛感"相反,"紧迫性"与"使命感"频繁地出现在她的语言体系中。
德赫兰对"使命感"的强调,源于她早年的经历:" 1998 年,我加入礼来的第一天,我的父亲因糖尿病并发症过世。从那时起,我理解了这一行业的使命。健康,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而言重于千斤,在这一行业里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在把这份最珍贵的馈赠带给数以万计的患者和家庭。"
礼来 150 年的历史,加深了德赫兰对制药和健康的理解与践行。1876 年,从美国内战退伍的 38 岁 Eli Lilly 上校观察到身边触手可及的药物制作粗糙、治疗低效,他对此感到失望,同时萌生了改变现状的想法。他期望成立一家制药公司,只生产基于科学技术开发的优质药物,最大化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
抱着对健康的尊重,礼来诞生了。随后,1923 年全球首支商业化胰岛素自礼来的科研室走向患者。远在北京的协和医院在 5 个月后即开出了中国首张胰岛素处方。礼来也随着百年时间轴,成为人们心中的健康守护者。
"这是礼来最乐于接受的褒奖。"德赫兰笑言。
在严肃医学的战场,礼来始终专注于影响广泛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挑战,如肥胖与糖尿病。尽管早已纳入现代医学体系,这些慢性代谢性疾病却始终难以根治,且正持续加重全球公共健康负担。
据预测,2030 年全球肥胖人口将达到 11 亿,中国超重或肥胖的成人人数将突破 5 亿。肥胖被称为"万病之源",与 200 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在 2 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冠心病,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领域。与健康体重的成年人相比,肥胖人群患 4 种或以上相关疾病的风险高出 12 倍。
2018 年,德赫兰曾担任礼来国际糖尿病事业部负责人,而后在礼来意大利、中东欧、俄罗斯、俄罗斯独联体国家和以色列担任总裁兼总经理。她深刻认知到肥胖 / 超重病症更具特殊性。她分享道,在一些地区,超重曾被视为成功和财富的象征而受到赞誉,还有一些地区的人将高脂肪的烹饪传统视为热情好客的标志;在中国,"能吃是福""胖人有福"仍是常见说法。这些带着"温情滤镜"的文化惯性,无形中延缓了体重管理正确认知的普及。
体重管理正确认知需要持续普及
研究表明,中国当下的体重管理面临着几项真实的困境:
"我虽然胖,但是没有病。因为我没有病,所以我不去看医生。"是很多肥胖患者心中的想法。
根据世界肥胖联盟(WOF),肥胖已定义为慢性、复发性的疾病,但约 75% 的人认为肥胖只是" 个人责任",且不足半数患者会主动求医。
尽管大多数医生认识到了治疗肥胖的重要性,但治疗往往是针对肥胖相关的并发症,而非体重管理本身。患者往往接收到身体其他症状的"报警"才会去求医问诊。在临床实践中,肥胖若未伴有严重共病,通常不会被认定为疾病,其治疗与管理也并不会被优先考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治疗工作的开展。
同时,大多数肥胖人群会"间歇性"地尝试减重。鼓足勇气开始"少吃多动",一段时间后,大多还是止步于放弃坚持"反人性"的饮食和锻炼计划,或即使坚持下去,减重效果也并不理想。减肥、失败、再减肥、再失败的负面循环屡见不鲜。
"很多人都有过减重的经历,谈到这个话题,每个人可能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但是肥胖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科学的评估和长期系统性的治疗。"德赫兰指出。
生活方式干预是长期体重管理的基石,但单独应用往往效果欠佳。超过 60% 的肥胖患者反复尝试减重,却难以实现 / 维持减重目标 ,。体重反弹往往会带来肥胖相关合并症的恶化,损伤患者的减重信心。
德赫兰表示:"社会对于肥胖的正确认知、患者的主动问诊、医生的准确诊断、积极干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及长期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唯有将肥胖纳入规范的诊疗体系,提供有循证依据的持续治疗,才能有效缓解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相关医疗负担。"
2024 年 6 月,一则国家行动方案的颁布不仅对 5 亿左右超重 / 肥胖人群的健康敲响了警钟,更让大量企业涌入这一蓝海赛道。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 16 个部门联合制定《"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目标力争通过 3 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
2025 年 4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有序推进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过去一年,中国肥胖诊疗指南及相关规范的更新与出台,明确提出体重门诊的设置与管理。肥胖学科正向着专业化与规模化发展。
这也令德赫兰感受到中国的独特之处, "我此前工作过的大多数国家都缺乏专门的肥胖门诊或中心,中国通过将这些原则制度化,推动体重管理迈出关键一步"。
在政策助力下,礼来也加快了其体重管理的版图布局:2025 年 1 月,替尔泊肽 2 型糖尿病与长期体重管理适应症上市。同年 6 月,替尔泊肽的新型注射装置预充式自动注射笔上市,提升给药便利性与患者依从性的同时,全面扩大覆盖规模。6 月底,替尔泊肽新适应症 OSA 获批,填补了睡眠呼吸暂停药物治疗领域空白。
此外,礼来持续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开展面向医生的肥胖管理赋能与培训,持续增强其专业疾病管理能力,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礼来正在不断研究和开发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帮助那些患有肥胖或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德赫兰表示,"但我们知道,单靠我们自己无法完成这一任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与政府、医生、患者、生态伙伴等紧密合作,以建立一个新的有效且基于证据的长期范式。"
这场从药物到生态的重构,正推动"减肥"从个人苦战,转向"可被医疗系统支持"的长期慢病管理。在这一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患者也正在意识到,寻求医生的帮助,是走出减重困境的关键一步。
中国肥胖大会携手礼来,举行"身体少抵抗,减重更轻松"行健走公益行动
作为一家跨国药企,礼来正以持续的管线创新,为数以亿计的超重和肥胖人群提供科学、系统的解决方案。"去年,我们将收入的 24% 投入研究中,包括肥胖等心血管代谢疾病,致力于用扎实的科学研究给患者带来创新解决方案。" 德赫兰表示。 按照礼来当年营收 450.43 亿美元来计算,礼来将超百亿美元的资金投入了新药的研发当中。这也是这家拥有 150 年历史的药企持续刷新纪录的内核引擎。
目前,替尔泊肽在中国获批的几项适应症,几乎填补了该领域的治疗空白。此外,针对更广阔治疗领域的研发也在有序推进,如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
另一款在研药物 orforglipron 是全球首个口服且不受饮食限制的小分子 GLP-1 受体激动剂,目前已成功完成一项在 2 型糖尿病人群中的 3 期试验,试验数据可媲美当下的注射 GLP-1 RA 类药物;其在成人肥胖人群中的 3 期临床试验 ATTAIN-1 于 8 月公布了积极顶线结果,平均减重降幅高达 12.4 公斤。若获批上市,礼来将凭借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实现全球无供应瓶颈的规模化生产,不仅有助于早期干预和长期疾病管理,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治疗选择,作为注射治疗的替代方案,助力应对 2050 年预计影响 7.6 亿人的慢性疾病危机。
在前不久召开的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上,礼来在研药物 bimagrumab(2 期研究表明其与司美格鲁肽联用,可在实现显著减重的同时保留肌肉量),以及长效胰淀素受体激动剂 eloralintide 作为具备新机制潜力的减重管线,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在减脂保肌、代谢调节等方面的探索,为体重管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与想象空间。
"曾经一位同事告诉过我,30 岁出头的他最高体重到了 200 斤,BMI 达到了 33kg/m2,伴随着重度脂肪肝、血脂的超标、糖尿病前期。随着家里新生命的降临,他成为一名父亲。而这一身份的转变,也让他意识到只有拥有更好的身体,才能给孩子更好的陪伴。于是,他开始需求医生的帮助,经过专业的诊断与治疗后,他也迎来自己人生的转折——一年半后,各个代谢类的指标都恢复了正常,生活、工作中也更有精力,给家人更好的陪伴。" 德赫兰谈道。
"这也让我回忆起了自己的亲人。如果他们也能拥有如今的健康理念和治疗手段,生命是否能得以延续?"
每位患者的需求,不仅是生命个体的转折点,更折射出医疗进步对家庭的深远意义。这也是已经拥有 150 年历史的礼来,仍在矢志不渝追求的理想。
"这是一条永不停歇的道路,我很荣幸能同行其中,帮助每一位患者,实现每一个突破。" 作为亲历者,德赫兰切身感受到礼来精神在百年传承中的悠远回声。
* 如想了解更多疾病知识的信息,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本内容由礼来中国提供支持。文中提到的部分药物为研究中的药品,尚未在中国获批,礼来不推荐任何未获批的药品 / 适应症使用。
PP-MG-CN-4059
参考资料:
1. 世界肥胖联盟 . 《2025 年世界肥胖报告》 [ EB/OL ] . 伦敦:世界肥胖联盟,2025. https://data.worldobesity.org/publications/?cat=23.
2.Waters H, Graf M. America ’ s Obesity Crisis: The Health and Economic Costs of Excess Weight. Milken Institute; 2018. Accessed February 20, 2024.
3.Wolk R, Shamsuzzaman AS, Somers VK. Obesity, sleep apnea, and hypertension. Hypertension. 2003;42 ( 6 ) :1067-1074. doi:10.1161/01.HYP.0000101686.98973.A3.
4.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 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 2024 版 )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2024,40 ( 07 ) :545-564.
5.Bray, G. A., Kim, K. K., Wilding, J. P. H., and on behalf of the World Obesity Federation ( 2017 ) Obesity: a chronic relapsing progressive disease process. A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World Obesity Federation. Obesity Reviews, 18: 715 – 723. doi: 10.1111/obr.12551.
6.Ji LN, et al. Action-China Attitude about obesity among people living with obesity an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Poster-547, 41st ObesityWeek ® , October 14-17, 2023, Dallas, TX, USA.
7.Ard_OW2022_Poster_Perceptions of persons with obesity or overweight toward this disease and its treatment.
8.Lin, Z., Si, S., Liu, J., Zhu, H., Xu, J., Artime, E., Khare, S., Higgins, V., Leith, A., & Qu, S. ( 2024 ) . Unmet weight loss targets in real-world clinical practice: weight management and perceptions in China.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15, 1470394. https://doi.org/10.3389/fendo.2024.1470394.
10.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 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 2024 版 )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4,40 ( 07 ) :545-564.
11.Obesity Action Coalition. Accessed February 20, 2024. https://www.obesityaction.org/wp-content/uploads/Understanding-Obesity-Stigma-Brochure20200313.pdf.
12.Fildes, Alison et al. Am J Public Health. 2015 Sep;105 ( 9 ) :e54-9.
编辑 / 寅多
文字 / 安凝
新媒体编辑 /cici
图片 / 摄影师孟元、受访者供图、视觉中国
九八策略-股票配资平台门户官网-普通人怎么加杠杆买股票-股票配资保证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